2021年02月26日
國際刊號:ISSN1004-3799 國內刊號:CN14-1155/G2 郵發代號:22-101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文章
圖片
視頻
專題
要聞
經濟
法治
社會
輿情
教育
文化
傳媒
旅游
雜志
商會
書畫
房產
汽車
體育
視頻
圖片
首頁
經濟
科技
攬月而歸,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
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并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別是嫦娥五號任務取得的成就。.........
央視網
2021-02-24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科學指南
天問一號逐夢而行、嫦娥五號奔月取壤、奮斗者號萬米探海、北斗系統建成開通、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發電、新冠疫苗為人民筑起健康屏障……2020.........
《求是》雜志編輯部
2021-02-01
2020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53萬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的2020年主要數據顯示,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符合預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我國發明專利授權53萬件。截至2020年底,國內發明專.........
人民日報
2021-01-25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截至2020年12月23日,共受理案件5104件,審結4124件;累計召開111次專業法官會議,形成了418個具體法律適用規則——這是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發.........
經濟日報
2021-01-22
北京努力走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新路子
1月20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實施“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介紹了有關情況。重點推進六大工程《中共.........
人民日報
2021-01-21
出行氣象服務需求居首位
全國公眾氣象服務評價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為92.7分,比上年提高0.8分。評價結果顯示,公眾對出行和健康方面氣象服務的需求,連續兩年位于第.........
人民日報
2021-01-21
兩院院士評出2020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入選的2020年中國.........
人民日報
2021-01-21
靠技術過上好日子(決勝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32))
戴世超(左)在工作中。郝艷軍攝(人民視覺)海西灣畔,焊花飛濺。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技能培訓站培訓車間里,數十個兩米見方的藍色小屋并列排開,忽明忽暗的火光.........
人民日報
2021-01-20
科技助力 樂享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午休時間,重慶市渝北區悅來康養中心靜悄悄。“嘀嘀嘀……”警報聲突然在服務臺響起,電腦屏同時閃爍,彈出對話框:“6樓602房間,楊代美血壓異常!”醫護人員王午一路.........
人民日報
2021-01-11
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
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與會者總結過去一年科技工作成績,展望未來一年科技工作重點,表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
經濟日報
2021-01-06
數字時代處處“要臉”,但千萬不能“丟臉”
人臉、聲紋、基因等“人體密碼”是數字時代的通行證,一旦泄露,公民如同“裸奔”,后果不堪設想生物識別信息保護如此重要,但目前“丟臉”“失聲”現象不斷出現生物特征識.........
新華每日電訊
2021-01-04
“天問一號”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
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距離地球約1.3億公里,距離火星830萬公里。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
經濟日報
2021-01-04
芯片產線全速運轉
1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時看到,車間里所有半導體芯片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員工們戴著口罩在各自工位上忙碌著。元旦假.........
經濟日報
2021-01-04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
人民日報
2020-12-29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立身之本,是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制勝之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
經濟日報
2020-12-24
南京“孵出”新型研發機構
近年來,江蘇南京加快推進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的“兩落地一融合”工程,運用市場化手段,實行人才、學科、產業聯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團.........
經濟日報
2020-12-18
接力人類夢想 開啟新的征程
北京時間17日凌晨,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人類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與勇氣兼.........
新華網
2020-12-18
從“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無人”技術正在激活新動能
傳輸帶上,包裹川流不息,經過機器快速掃碼,按地址分送到不同“路口”,滑入收集袋里,再走向千家萬戶。這是記者日前在一家快遞分揀中心看到的一幕。從“汗水物流”到“智.........
新華網
2020-11-25
聚焦《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務院辦公廳《關.........
新華網
2020-11-25
科普:全球踏上探月之旅的“國家隊”和民間機構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由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如今距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已過去50多年,最近.........
新華網
2020-11-25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后一頁
視頻推薦
【視頻】靜樂縣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匯報片
感人瞬間-抗美援朝英雄王海
感人瞬間-抗美援朝英雄羅盛教
感人瞬間-抗美援朝英雄毛岸英
感人瞬間-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
圖片新聞
巴黎塞納河漲水
與鯨共舞——潿洲島的布氏鯨守護者
浙江烏鎮:冬日煙火氣
排行榜
人民中科疫情期間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
聚焦《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嫦娥四號再次成功喚醒 “玉兔二號”將駛向...
三峽工程,今夏這樣攔洪削峰防洪治理
我國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完成多目標天基測...
哈雷彗星的“禮物”獵戶座流星雨10月21...
我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科技利器助力疫情防控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嫦娥五號年底...
數字時代處處“要臉”,但千萬不能“丟臉”
国内女澡堂洗澡偷拍高清